安徽三希堂

展开
2024 12 / 04

《十竹斋书画谱》荣获2024“中国最美的书”

来源:三希堂
字体:

      2024年“最美的书”评选结果12月2日在上海隆重揭晓。由北京三希堂藏书策划、河南文投三希堂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出品、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安徽三希堂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印制的《十竹斋书画谱》(纪念特藏版)等来自全国8个省市21家出版单位的25种图书荣获本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


      “最美的书”是国内重要的书籍设计评选活动,被誉为图书界年度“选美”大赛。自2003年创立以来,已成功举办22届,共有496件作品入选,其中24种荣获“世界最美的书”称号。2024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评选共收到全国135家出版单位的342种图书,涉及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历史和儿童读物等诸多门类。注重书籍设计的整体性、书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书籍设计对于书籍本身功能的提升、设计风格与阅读体验的和谐统一,以及作为设计重要元素的技术手段的运用,强调设计之美植根于内容,美在文本、编排、纸张、工艺等的有机统一。


      评选过程中,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并选送的《十竹斋书画谱》(纪念特藏版)尤为吸引专家评委们的关注:“整套书的装帧形式很符合它的使用功能,现代的装帧形式从意象上还原了古籍的形制。本套书很好地呈现了图片的细节,更适合将内容用作临摹目的的读者。高克重的宣纸,细布包脊,还原了蝴蝶装形制。外封用豆青色细布,粘贴洒金隶书纸签,设计和古制书有区分,但又很有古韵。内封墨绿纸板上的朱砂色“十竹斋”印,体现出极简的美学特征。除了布面材料、刺绣工艺,竹质书匣的运用是点睛之笔,契合“十竹”斋号,又与书籍所涉及的中国书法和绘画内容相得益彰,在材料与内容形式上达成了和谐统一。”


      明末书画篆刻家、出版家胡正言编纂的《十竹斋书画谱》,是以饾版印制而成的具有教材性质的画册,被公认为中国印刷史上的巅峰之作。该书画谱初印本用化纸印制,传世稀少,目前只有国家图书馆善本部留存的是存世书画谱中最好的一部,为民国时期收藏家郑振铎捐赠,国家一级文物。为使这部作品走出地库,化身千百,让更多人感受到这部作品的魅力,2023年,在《十竹斋书画谱》问世390周年之际,三希堂藏书联合河南文投三希堂、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策划运作,全面开启再生性保护影印工作,在设计、印刷、装帧等一系列工艺上严格按照文物复制的最高规格进行,仿旧如旧,达到“下真迹一等”的效果,四百年来书画谱上留存的所有历史痕迹都一览无余地呈现出来,特别是采用收藏级纯手工宣纸印制、古蝴蝶装的形式装帧,最大程度地保护了书画谱的完整性,高度还原了原作的神韵和面貌。


      “蝴蝶装是我国古代图书中工艺最为复杂的一种装帧形制。为还原这套书的原本面貌,达到仿旧如旧的效果,我们反复做了多种尝试,在完全继承古代工艺的基础上,另外在书脊处又增加了一层特制纱布,采用纯面浆粘黏,这样不仅保证了书籍的自然环保,还更加增添了书籍的牢固性,千年留存不成问题。”安徽三希堂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印装车间主任韩波介绍说。除此之外,在印制过程中,一改过去宣纸裱衬纸的方式,为宣纸裱纸一次成型印刷,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工时成本,提高了印制质量和效率,同时还展现了当代制作工艺先进性。尤其是函套制作上大胆采用高端工艺6重纬织造的宋锦,更增添了该套图书的视觉唯美度和历史厚重感。


      据悉,荣获本次“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的《十竹斋书画谱》(纪念特藏版)等25部作品,将参加2025年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角逐,继续讲述中国书艺的故事,展现中国图书的魅力。

2024年“最美的书”评委合影

(从左往右)

瑞士设计师 Jonas Voegeli 先生

美国设计师 Scott Vander Zee 先生

中国澳门设计师 张国伟 先生

中国版协书籍设计艺委会主任 张志伟 先生

中国江苏设计师 朱赢椿 先生

“最美的书”评委会副主任 祝君波 先生

中国北京设计师 尹琳琳 女士

上海长江出版交流基金会理事长 龚海燕 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