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7 / 19
【合肥大学】探访古籍装帧,领略匠心独运
来源:合肥大学
字体:
小
中
大
泾县,这个位于安徽省的美丽县城,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是中国著名的宣纸之乡。在这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古籍装帧的精湛工艺,领略到匠人们的心血与智慧。
制作一本完整的线装书成品,大约需要耗费一整天的时间。”为了使团队成员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古籍装帧的全流程,张云芳亲自引领他们走近,逐一细观装帧的各个步骤。
在“折页”环节,她强调了三个重要的对齐要求:鱼尾中线、底角宽线和收口都必须精准对齐。张云芳手握印刷好的纸张进行详细展示,随后带领成员们来到配页工作区。她分享了一个确保页码无误的小窍门:“每一页的末尾处都添加了黑色小字,即所谓的代标,这样在质检时就能一目了然地发现是否有漏页情况。”
张云芳对古籍装帧的每一步都了如指掌,她的丰富经验使她能够牢牢铭记每个工序的关键点。例如,在穿线过程中,她强调必须保持两条线平行,并确保线跟随包角布移动,使经过书角的线保持90度垂直。张云芳对古籍装帧的精湛技艺令成员们深感敬佩。
通过亲眼见证一本古籍装帧的诞生,以及亲身体会到传承传统技艺的艰辛与不易,合肥大学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深入交流中,激发了当代青年对传统技艺的热爱与尊重。
近日,合肥大学“合”你青春助力,“泾”彩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踏足丁家桥镇三希堂线装文化园,与荣获“泾县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的古籍装帧工匠张云芳进行深入交流。我们得以近距离接触她所热衷的古籍装帧事业,深切体会“古籍新善本”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在三希堂古籍线装的工作车间里,张云芳坐在成品检验的操作台前,一丝不苟地检查着每一本装订好的线装书,确保它们符合产品标准。她回忆起自己从16岁起便开始接触线装古籍的制作技艺,如今已将这份热爱转化为职业,深耕在生产一线。凭借对古籍装帧的精通与热爱,她甚至被授予了“泾县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荣誉称号。尽管车间里缺乏大型机器的喧嚣,但张云芳却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自信与自豪。她坦言,传统工艺的精髓是现代技术无法替代的。然而,如今车间的年轻人寥寥无几,这让她不禁发出希望传统技艺能得到更多关注的感慨。
制作一本完整的线装书成品,大约需要耗费一整天的时间。”为了使团队成员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古籍装帧的全流程,张云芳亲自引领他们走近,逐一细观装帧的各个步骤。
在“折页”环节,她强调了三个重要的对齐要求:鱼尾中线、底角宽线和收口都必须精准对齐。张云芳手握印刷好的纸张进行详细展示,随后带领成员们来到配页工作区。她分享了一个确保页码无误的小窍门:“每一页的末尾处都添加了黑色小字,即所谓的代标,这样在质检时就能一目了然地发现是否有漏页情况。”
张云芳对古籍装帧的每一步都了如指掌,她的丰富经验使她能够牢牢铭记每个工序的关键点。例如,在穿线过程中,她强调必须保持两条线平行,并确保线跟随包角布移动,使经过书角的线保持90度垂直。张云芳对古籍装帧的精湛技艺令成员们深感敬佩。
通过亲眼见证一本古籍装帧的诞生,以及亲身体会到传承传统技艺的艰辛与不易,合肥大学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深入交流中,激发了当代青年对传统技艺的热爱与尊重。